公益踐行
2017-09-23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崔子研
崔子研/文
資深公益人
在公益市場化、商業(yè)化還是傳統(tǒng)化等問題上有些不同觀點,核心問題是通過什么手段實現(xiàn)公益。公益的大原則是以實現(xiàn)為美。
公益手段多樣性是不可質(zhì)疑的。公益原始上講,應該是慈善的延展,中國古代的義莊,西方社會的教堂都有著一定的施舍內(nèi)容與功能。所謂施舍,就是更原始意義上的慈善,就是我?guī)湍?,我給你。到了今天,把慈善擴大了,已改變施舍與接受的關(guān)系,成為“公”與“益”的關(guān)系。公者共利也,益者共受也,至于手段只要符合公益,無關(guān)緊要。
人類的利他性是不必探討的?!度纸?jīng)》中有“人之初,性本善”之說,這是不對的,人之初性無善惡,這才有“狼孩”的出現(xiàn)??兹谒臍q讓梨,不是生而明之,而是后而教之。所謂人的“利己”與“利他”,不是天性使然,而是社會造化。所謂謂“舍”“愛”“仁”等不是哪個人生下來就知道的,而是跟著大人學的。如果公益是個“孩子”,我們就是“大人”,如果未來是我們的“孩子”,我們就是未來的“大人”。人類發(fā)展到今天,到了強調(diào)“利他”“公益”的時候了。當把“利己”推演并實踐為“利他”,乃世界和諧。
公益的普世性是真實的。公益有大公益和小公益之分,大公益是全球的,中公益是中國的,小公益是今天探討的。人們應該有這樣的胸懷,探討的理論要有基點,從范圍上講,你是世界性的嗎?你是實踐性的嗎?二者必占其一。所以說,我們探討任何公益性問題,都要體現(xiàn)其普世性、真實性。做到哪條對公益的普世與真實起都會作用。
奔馳的高鐵帶著筆者奔馳的公益,也愿帶著人們奔馳的公益之心。
——寫于2017年9月23日高鐵列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