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本報記者 張逢/文 劉建民/攝 北京市公共自行車服務系統試運營啟動一個多月以來,很多市民享受到了便利,但是也難掩所遭遇到的尷尬。新舊交通卡的銜接、停放不易等問題依然亟待解決。 尷尬一:不認舊卡 在北京朝陽門地鐵站公共自行車租賃處,王先生想用自己的市政交通一卡通開通租車功能卻遇到了點小麻煩。原來,他的一卡通不帶有新版一卡通所具有的“C標”,想要租賃自行車,必須重新辦理一張帶有“C標”的新卡?!斑@樣一來,我就得把舊卡片退掉,而目前退卡很麻煩?!蓖跸壬f。 一卡通公司相關負責人向《公益時報》記者表示,“C標”一卡通是指在卡片背面的右上角帶有的字母“C”加圓圈的標志,是一種新型的CPU卡片,具備儲值的功能?!拔覀儸F在使用的公交卡,大都用的是M1卡,這種非接觸式IC卡的特點就是不需要接觸就可以感應刷卡。而CPU卡是一種智能卡,不僅具有數據存儲功能,同時具有命令處理和數據安全保護等功能,相比M1卡,CPU卡不僅免接觸,而且讀取速度快,容量更大,安全性也更高?!?/p> 對于全新開通的自行車租賃業(yè)務來講,以往M1卡無法支持更高級的功能要求,同時C標卡也是一卡通換代的趨勢?!斑@一點還需要人們多給與理解和支持,同時我們也會盡量改善現在的退卡機制,方便大家更換新卡?!痹撠撠熑吮硎?。 尷尬二:停放不易 自從全國各個省市都開始為市民提供公共自行車租賃的業(yè)務之后,這個項目在各地得到了不同的反響。在北京,尤其是市民上班比較集中的地段,租車還車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吧习喔叻鍟r間,下了地鐵車都被租光了,有時候租到車騎到單位的存車點,又沒有地方存放自行車了,停在單位不安全,費用還高,真不知道該怎么辦。”記者看到朝陽門租車手續(xù)辦理處的崗亭外擺放著幾輛無法停放入位的自行車,張先生也只好把自己沒辦法存上的自行車停在這里?!安恢滥懿荒芨鶕煌囟蔚牧髁縼碓鰷p自行車租賃和存放的數量,避免這種情況反復的發(fā)生。”張先生建議道。對此,記者致電朝陽區(qū)公共自行車服務熱線4000887806,工作人員介紹說,其實目前通過系統可以查詢到各個租車點尚有自行車數量,然后有專車向車少的租車點補充車輛,保證可租用自行車數量?!叭绻龅搅送\嚇段恢靡褲M無法存放車輛的問題,也可以撥打我們的熱線電話,我們會為您安排合理的存放地點?!睙峋€工作人員表示。 同時據負責朝陽區(qū)公共自行車租賃點運營管理的長城金典定位測控北京公司物聯網公共設施服務部經理牟亮透露,朝外地區(qū)是目前業(yè)務相對繁忙的一塊地域,他們計劃通過人力調配和科技手段加大調度力量,早晚高峰時段在容易出現車樁滿、無法還車的站點安排服務人員協助用戶還車,方便用戶使用。將來,一些利用率高的租車地段,還將配建服務廳,增設停車樁等。 尷尬三:道路難行 隨著機動車的發(fā)展,很多城市在新建道路都取消了非機動車道的設置,或者是對主要道路限制非機動車行駛。這樣一來,即便想騎自行車出行的人也會十分擔心路上的安全。不久前,在央廣都市舉辦的“亞洲熄燈兩小時”系列活動里的綠色騎行環(huán)節(jié)中,不少應邀參與的企業(yè)家和明星都體驗了一把騎著自行車穿越被機動車占領城市的感覺。他們中大多數人都將此形容為驚險不斷的體驗。其中,全程參與騎行的央廣都市總經理孟昕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很多次,我都差一點兒就要摔倒了。” 不少城市的政府部門正在考慮采取改進措施。在大連,市民們建議政府恢復自行車道,當地政府擬放開部分城市迎賓線路對非機動車通行的限制,將允許其與行人公用步道通行。另外,相關部門也考慮對人行步道進行維修,鋪設瀝青,以適宜非機動車通行,同時規(guī)劃建設自行車停放場。 對于首都北京這樣機動車保有量相當驚人的一線城市,早在幾年前發(fā)布的《北京城市總體規(guī)劃(2004-2020年)》中便明確規(guī)定:“步行交通和自行車交通在未來城市交通體系中仍是主要交通方式之一。”按照這一規(guī)劃的要求,北京應該在次干路及以上等級的道路上實現機動車與自行車之間的物理隔離。記者采訪北京市規(guī)劃委員會了解到,未來北京道路交通建設會依據《城市道路交通規(guī)劃設計規(guī)范》執(zhí)行,同時根據檢測道路自行車的流量來靈活掌控自行車道的設計,保障非機動車行駛人員的安全。 尷尬四:運營挑戰(zhàn) 據悉,當年法國德高公司通過政府擁有的1600塊戶外廣告牌的獨家經營權進行廣告置換,投入一億歐元啟動了巴黎公共自行車項目。政府沒有投入一分現金,但經營下來不到二年已瀕臨破產邊緣,車輛損壞嚴重,運營成本居高不下,不得已德高公司與巴黎市政府重新洽談了合作模式及租金分成比例。 而今天在中國,公共自行車投資模式百花齊放,但大體分為二種:政府投資、企業(yè)主營;企業(yè)投資、政府補貼。第一種方式目前獲得更大的成功,這是因為公共自行車項目是一個民生的項目,也是城市大交通的補充,其從建設、安裝、運營等橫跨政府多個部門,沒有政府的大力扶持是寸步難行的。而且其初期硬件投入成本較大,后期利潤回收高低取決于當地政府政策扶持力度及公共自行車網點規(guī)模,從投資收益角度看,企業(yè)是沒法長期承擔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