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快速問答 Q:以你的經驗,基金會一般會選擇怎樣的民間公益組織進行資助? A:目前我國基金會主要資助領域有教育、科學研究、醫(yī)療救助、文化及扶貧助困等9大類。至于基金會資助的對象,則需要是合法注冊的公益組織。有數據表明,其中約60%的資助方傾向于資助民政系統(tǒng)注冊的公益組織。 在選擇資助對象方面,基金會主要通過業(yè)內渠道,選擇口碑好的機構作為合作伙伴。同樣,公開招標和行業(yè)活動如行業(yè)論壇等也是他們尋找合作伙伴的途徑。如果一家公益組織具有較強的執(zhí)行能力和有效溝通能力,且有良好的誠信度、透明度及健全的治理結構,最好還要和基金會建立長期的依賴關系,這些都能成為它成功籌資的因素。 Q:什么樣的項目會引起基金會的興趣和資助? A:首先,這個公益項目需要符合基金會的資助領域或戰(zhàn)略發(fā)展方向,同時,如果一個項目滿足了當今的社會熱點或運用了創(chuàng)新手段,也會被基金會重視和青睞;其次,項目的可持續(xù)性、可復制性和推廣潛力也是基金會考慮的方面;再次,對合作伙伴機構經驗積累、提升團隊能力等方面的幫助,也是基金會考量的重要指標。 Q:目前我國基層公益組織向基金會申請資助存在哪些障礙? A:現(xiàn)在我國基層公益組織向基金會籌款還存在著眾多障礙。一是很多民間公益組織資源意識差,;二是信息上的不對稱,不知道哪些基金會在資助什么項目;三是有的組織缺乏信心,不敢接觸基金會,缺乏溝通;最后,有些基金會審批資助只看申請者的“面子”而不是項目質量。 Q:民間公益組織有哪些實際可行的解決策略? A:首先應該民間組織要盡量多地了解基金會或資助方,要樹立信心,多多溝通,增強互信,合作雙贏。此外,對于基金會資助的項目,公益組織應該認真落實,保質保量完成,盡可能多地報告項目進展情況,讓基金會及時了解,為雙方今后長期的合作打下基礎。 在項目申請前的準備工作方面,首先公益組織必須要對自己所做事情的社會意義和信念,能夠清晰表達;其次,在項目的具體內容方面需要做足準備,并對資助方有所了解,知己知彼;再次,需要主動溝通,懂得變通,用使命感和信念積極影響資助方。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請的過程中,公益組織不能為了獲得資助而放棄原則,要做到絕不軟弱,也不過于僵硬。最后,不斷維護和發(fā)展合作伙伴網絡也是籌資活動中不可忽視的一環(huán)。 (據公開報道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