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數字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特別報道
   第09版:特別報道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新聞
   第13版:專題
   第14版: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益言堂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發(fā)展青年社會組織
是共青團改革的重要選擇
公益中的愛國主義
后疫情時代
執(zhí)行型公益組織的困境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數字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特別報道

第09版
特別報道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新聞

第13版
專題

第14版
社會創(chuàng)新

第15版
益言堂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0年06月23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發(fā)展青年社會組織
是共青團改革的重要選擇

    隨著信息時代的持續(xù)推進和時代環(huán)境的深刻變化,新時代的青年群體已呈現出一系列新特點,他們也更加注重和強調個人價值、新鮮感和體驗感,同時思想特征和行為特征也顯得較為多元化、復雜化和個性化。如何更好地聯系青年、服務青年和引導青年,更是新時代青年工作和共青團改革所直接面臨的問題。

    要解決這一問題,既需要相關黨政部門的通力協(xié)作,也需要全方位的改革措施。從服務體系建設角度來看,就是要推動和實現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的多樣化和豐富性,具體體現在兩個實現路徑上:其一,縱向上的自我革新,更新和改革當前共青團開展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真正走進青年群體的內心;其二,橫向的深入拓展,培育和凝聚青年社會組織力量,切實豐富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延展青年工作的觸角和力量,展現共青團組織工作的新樣態(tài)。

    培育發(fā)展和積極引導青年社會組織是豐富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的重要路徑,也是共青團改革的新發(fā)力點。青年社會組織是新時代共青團組織形態(tài)的新力量,其對于推動實現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多樣化有重要價值,也是新時期共青團工作可以依托的重要社會力量。青年社會組織具有其明顯的優(yōu)勢:一是相對較為松散的組織,青年社會組織作為依法登記注冊的法人單位,其具有一定的組織規(guī)范性,且其內部黨組織和團組織也得到一定發(fā)展,確保了正確的發(fā)展方向;二是它們具有明顯的社會性和服務性,注重以需求導向為原則向其提供社會服務,增強了青年群體的參與感和獲得感,它們在扶貧攻堅、環(huán)境保護和社區(qū)治理等方面發(fā)揮著積極作用;三是具有顯著的公益性,這一屬性對于培養(yǎng)青年群體的家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都有突出的作用和價值,能夠以此對青年群體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加以正確引導;四是較好的專業(yè)性和靈活性,專業(yè)的事情要由專業(yè)的人來做,青年社會組織能夠根據青年群體的不同需求提供相應的服務方案,充滿著靈活性和創(chuàng)新性;五是青年社會組織的類型多樣化也直接促使了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的多樣化,這不僅有助于擴大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的服務范圍,而且增強了青年工作的組織性和組織化程度。

    總之,培育發(fā)展青年社會組織是青年工作和共青團改革發(fā)展的重要內容,也是推進實現共青團基層組織形態(tài)多樣化的重要路徑。青年社會組織亦能夠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在新時代擔當大任,為青年工作和共青團工作注入新的動力和活力。

    民政部培訓中心雙師型講師 盧磊/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