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版面導航 | 標題導航
   第01版:頭版
   第02版:專題
   第03版:新聞
   第04版:新聞
   第05版:新聞
   第06版:新聞
   第07版:新聞
   第08版:新聞
   第09版:新聞
   第10版:新聞
   第11版:新聞
   第12版:專題
   第13版:新聞
   第14版:專題
   第15版:專題
   第16版:尋找慈善傳統(tǒng)
為鄉(xiāng)村兒童撐起一片天空

版面目錄

第01版
頭版

第02版
專題

第03版
新聞

第04版
新聞

第05版
新聞

第06版
新聞

第07版
新聞

第08版
新聞

第09版
新聞

第10版
新聞

第11版
新聞

第12版
專題

第13版
新聞

第14版
專題

第15版
專題

第16版
尋找慈善傳統(tǒng)

新聞內容
2021年09月28日 星期二上一期下一期
童伴媽媽:
為鄉(xiāng)村兒童撐起一片天空

    ■ 本報記者 王勇

    “我們一起來聽嫦娥奔月的故事好不好?”“要得!”

    “我們來比賽看看哪一組能夠說出更多與月有關的詞語、詩句。”

    講故事、背詩詞、演節(jié)目、玩游戲、分月餅……9月18日,中秋節(jié)前夕,貴州省遵義市鳳岡縣鳳翔社區(qū)的孩子們在放學后熱熱鬧鬧地開展了歡度中秋主題活動。

    組織他們開展活動的不是學校老師,而是社區(qū)里童伴之家的童伴媽媽——由中國扶貧基金會“童伴媽媽”項目設立,旨在為所在村(社區(qū))兒童,特別是留守兒童、困境兒童提供身邊的、可及的服務。

    從2015年啟動,到2021年7月,“童伴媽媽”項目已經覆蓋四川、貴州、江西、湖北、云南、安徽、陜西7省79個縣(市區(qū))的919個村的52.5萬名兒童,為有需求的孩子提供了可持續(xù)的專業(yè)服務。

    以一家基金會的力量,為如此大范圍的兒童提供服務,他們是如何做到的?

    陪伴與守護

    “我們這里是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居民來自13個鄉(xiāng)鎮(zhèn),因為擔心很多孩子中秋可能會回老家,所以我就把這個月的中秋主題活動放在了今天。”談起為什么在9月15日舉辦中秋主題活動,鳳翔社區(qū)童伴媽媽楊蘭解釋道。

    按照項目的要求,作為童伴媽媽,楊蘭每個月都要為孩子們組織主題活動。為了讓孩子們都能參與,楊蘭早早地就通過家長微信群等方式進行了通知,“很多孩子放學了會直接來我這里,我這里每天放學后都開,他們都習慣了?!?/p>

    對于社區(qū)里的留守兒童而言,童伴之家已經成了他們的另一個家,而楊蘭則成了他們與在外打工的父母聯系的紐帶。中秋主題活動結束后,楊蘭為好幾個想念父母的孩子撥通了他們爸爸媽媽的電話。

    “媽媽,中秋節(jié)快樂”“媽媽,你吃月餅沒得”“沒什么想買的,我想看哈你”——這是欣欣(化名)三姐妹和遠在鎮(zhèn)江的媽媽視頻。

    “爸爸,你在外面上班辛苦了”“你要好好學習聽到沒得”——這是五年級的依依(化名)和爸爸的對話,在簡單的幾句話之后,父女兩人便陷入了長久的沉默,但卻沒有一個人去掛電話。

    “爸爸節(jié)日快樂,爸爸你吃飯沒得”“我在上班,看到了”“哭什么,我發(fā)100塊紅包,你回去和他們買東西?!薄鸭眩ɑ┑陌职诌€在上班,簡單聊幾句便被掛斷。隨后他將紅包發(fā)給楊蘭,拜托楊蘭給孩子現金。

    長期的分離,讓留守兒童對父母充滿了思念,但又十分生疏,迫切需要陪伴與交流。而這正是中國扶貧基金會發(fā)起“童伴媽媽”項目的初衷,也是童伴媽媽們的職責——走訪家庭、發(fā)現需求、分層分類、整合資源、遞送需求、解決問題等。

    “村里0-18歲兒童的情況我們都要上門去了解,并填寫基本信息表。”鳳岡縣凌云村童伴媽媽歐蘭蘭表示,“開始去的時候家長還懷疑我們是騙子,他們打電話到村委會確認以后才告訴我們信息?!?/p>

    摸清情況以后,童伴媽媽每個月還要到留守兒童等重點關注對象家中走訪,了解孩子們的需求,“發(fā)現問題我都記在心上,能幫一點是一點?!睏钐m表示。

    除了入戶走訪,童伴媽媽更多的時間是在童伴之家這一主陣地。每個項目村都會建設一個被稱為童伴之家的兒童活動場地,每周最少開放16個小時,寒暑假期間每周的開放時間則不少于32個小時。

    在開放時間里,童伴媽媽會陪伴孩子們閱讀、寫作業(yè)、做游戲、交流談話……每個月都會組織主題活動?!懊恐芰叶紩M織孩子們先寫一個小時作業(yè),然后再組織活動?!睔W蘭蘭表示,“小一點的孩子看到了也會去看書,等大家一起玩的時候才去玩?!?/p>

    管理與支持

    對于這些扎根在最基層為孩子提供服務的童伴媽媽,中國扶貧基金會是如何進行管理并使項目真正發(fā)揮作用的呢?

    基金會與省級合作方(主要是省民政廳)在項目縣設立辦公室,由縣項目辦作為具體執(zhí)行機構。其工作職責包括管理本縣項目執(zhí)行情況,督導童伴媽媽將兒童福利服務落實到每個兒童,同時在項目中起到橋梁的作用,將兒童的需求和童伴媽媽的需求向多部門及項目專家反饋。

    “2019年,接到省民政廳的通知以后,我們投入了很大一部分精力,按要求找了很多項目點,篩選了一批童伴媽媽,申請之后,最終設立了10個項目點?!兵P岡縣民政局社會事務股股長、同時也是鳳岡縣項目辦負責人任光貴表示,2020年鳳岡縣再次申請獲批了10個項目點,目前共有20個項目點。

    據任光貴介紹,除了日常管理之外,縣項目辦每個月都會組織童伴媽媽召開調度會,了解工作開展情況,反映問題并商討解決方案?!巴閶寢屓粘0l(fā)現的問題可以跟鄉(xiāng)鎮(zhèn)的社會事務辦溝通,由他們幫助協調解決,鄉(xiāng)鎮(zhèn)解決不了的,會跟我們溝通?!?/p>

    “中國扶貧基金會—省—縣—鄉(xiāng)(鎮(zhèn))—村”五級縱向管理網絡的搭建,保證了項目的落地與實施,為項目覆蓋更多留守兒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項目還會開展持續(xù)進階的,本土化和專業(yè)化的培訓和督導。據項目工作人員介紹,對童伴媽媽的培訓分為初級、中級、高級三種,此外還有骨干媽媽培訓和TOT培訓。

    初級主要是介紹項目,告訴大家要怎么開展工作,“包括怎么入戶,怎么與孩子溝通,怎么在童伴之家開展活動等?!兵P岡縣永盛社區(qū)童伴媽媽任瑜表示。

    中級培訓會根據大家的實施反饋情況進行設計,讓童伴媽媽們進行案例分享、互動交流。高級培訓的難度會進一步提升。

    按照項目的要求,童伴媽媽必須為本村的女性,初中及以上學歷(以高中學歷及以上為主)。項目提供的培訓對于非科班出身的他們十分有用,“主題活動的內容都是參加培訓,加上我自己學習之后設計出來的。”楊蘭表示。

    鏈接與發(fā)展

    關愛鄉(xiāng)村兒童需要各方力量的參與,“童伴媽媽”項目在實施過程中,還撬動了各種社會資源。

    按照項目規(guī)劃,基金會會為每個項目點(村)提供5萬元的經費,主要用于童伴媽媽補貼,童伴之家物資配置和活動費用,調研、培訓、督導、監(jiān)測等技術支持費用等。

    這些經費由中國扶貧基金會面向社會籌集。2018年,“童伴媽媽”項目已經成為阿里巴巴公益戰(zhàn)略支持的項目。

    項目參與各方在對項目效果認可的基礎上,也紛紛投入各類資源。

    項目省級合作方一般會配比一定的資金。例如,為支持“童伴計劃”項目在貴州的開展,貴州省民政廳就向省財政廳申請資金,為項目點配套項目經費。

    基金會對童伴之家的要求是項目村能免費提供室內不小于20平米、室外不小于80平米的安全有保證的兒童活動場所;以村居委會為主。

    縣項目辦不僅會協調場地,還會通過鏈接資源進一步加大投入?!拔覀兿驅趲头龅纳虾J蟹钯t區(qū)民政局爭取了40萬元的資金,用于支持童伴媽媽項目,為童伴之家配備了空調等物資?!兵P岡縣民政局局長譚世燕表示。

    “我們項目點童伴之家的水電費用都是村委會解決的?!比喂赓F表示。部分村委會也會投入一定的資金,“場地建設我們添了5000多元?!绷柙拼宕逯魅螐垖W明表示。

    此外,鳳岡縣民政局還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吸收骨干童伴媽媽李銀花到縣項目辦,負責20個項目點童伴媽媽的日常管理?!斑@對童伴媽媽們也是一種激勵。”任光貴表示。

    “我主要負責解答童伴媽媽在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對童伴之家進行督導,還有考核等方面?!崩钽y花表示,因為需要解決問題,她還會不斷去發(fā)掘、鏈接資源。

    兒童的問題涉及方方面面,童伴媽媽項目還十分注重推動各相關部門的參與??h項目辦會建立教育、公安、司法、民政、衛(wèi)生、團委、婦聯等部門積極參與的橫向聯動機制,保障兒童福利政策的落實和兒童權利的保護。

    鳳岡縣西山村童伴媽媽汪琴梅就通過這一聯動機制幫助村里的孩子解決了上戶口、上低保等問題。“我走訪的時候了解到,萌萌(化名)是在去醫(yī)院的路上出生的,最后沒有去醫(yī)院,沒開出生證,一直沒有上戶口,父母在外打工,上小學要戶口,才發(fā)現問題來了。”汪琴梅表示,知道問題后,她問了村里、鎮(zhèn)里,同時咨詢了派出所、民政等部門,了解了上戶口的具體流程與要求,在多方協調下,最終為萌萌上了戶口。

    截至2021年7月,“童伴媽媽”項目累計籌措資金1.3億元,其中地方政府配套支持2346.35萬元。2018年,“童伴媽媽”項目成為阿里巴巴公益戰(zhàn)略合作項目,項目開展以來得到天貓母嬰公益寶貝愛心網商的大力支持。在社會各界的共同支持下,在童伴媽媽的陪伴幫助下,越來越多留守兒童、困境孩子走上健康成長之路。

    與爸爸相依為命的琪琪(化名)從不愿意說話、不愛洗頭、幾天不換衣服變得愛叫人了、知道要穿的干干凈凈了,還主動為童伴之家打掃衛(wèi)生,“來童伴之家玩,到了關門的時候,她還問我能不能到我家玩?我說要征求你爸爸的意見呢?!比舞け硎?。

    11歲的瑞瑞(化名)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外出打工,幾乎沒有聯系,學習成績直線下降。汪琴梅通過聯系他的姑姑、老師等共同做工作,瑞瑞不再沉迷手機了,偶爾還主動打電話和汪琴梅溝通?!昂退麄冏呓?,他們當我是朋友,有些不跟家里人說的事情會跟我說?!蓖羟倜繁硎?。

    父親因車禍去世、母親來自廣東的佳佳(化名)在歐蘭蘭第一次上門家訪時頭也不回地進了自己的房間。通過去學校了解她的愛好,陪她一起做手工、和她媽媽溝通、在童伴之家開展活動等方法,佳佳看到歐蘭蘭會主動打招呼了,連她的媽媽也改變了,“以前因為擔心別人說閑話整天呆在家里,現在漸漸出門了,和大家一起采茶等?!睔W蘭蘭表示,她還希望能想辦法幫助佳佳和媽媽改善一下家庭環(huán)境。

    “外出父母擔心減少了,黨委政府揪心減少了,基層干部擔心減少了;孩子們的開心增加了,問題少年快樂成長的信心增加了?!比喂赓F總結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