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02-04 來源 :公益時報??作者 : 菅宇正
“童瑤”的真面目
美女花店店主、復旦學霸、有青梅竹馬男友、先天患病但積極向上……這些奪人眼球的標簽,出自知乎大V賬號“童瑤”,一位坐擁超5萬粉絲的“知乎女神”。就在幾個月前,“童瑤”自編自演了一場女大學生無錢治病求捐助的戲碼,通過公布支付寶賬號,騙取捐款十多萬元。
據蘇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知乎大V“童瑤”詐捐犯罪嫌疑人童某涉嫌詐騙罪,目前已被蘇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蘇州市公安局請受騙網友與辦案民警聯系。
知乎大V“童瑤”
為網友“ck小小”募捐背書
“很多人都以為我瘋了,拿自己的命賭一個還未出世的孩子,是的,分娩的時候,我只有四分之一的概率能活下來,但是他們不知道我多么渴望有個自己的孩子代替我好好地活著,健康又快樂地活著,看到自己的生命有了延續(xù)是對我一生最大的安慰。晚上買了本日記本,很多媽媽都會為寶寶寫成長記,我要寫本出生記,記錄你未到人世間前跟媽媽的點點滴滴。還要在我的花店里準備一個記事本,每個來店里的客人都要寫上一句:寶寶,歡迎來到這個世界!”
這是一位知乎網名為“童瑤”的網友于2015年10月10日所寫,“沒有干貨,沒有文采,更沒有正能量,只有一顆執(zhí)著的心。”這是她對自己的評價,但是這段話,卻讓人感受到一個堅強的女性,一個懷孕的準媽媽即使冒著生命危險也要保護未出世孩子的那份執(zhí)著與勇氣,以及記錄還未出生孩子的點點滴滴的那份溫暖與感動。
這位“童瑤”可是在知乎上擁有近6萬粉絲的大V,在2014年知乎一個“青梅竹馬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問題中,“童瑤”的回答獲得近5.8萬個贊,成為當時整個知乎網站獲贊最多的答案之一。從其回答的眾多知乎問題中可以看出,她是一位因先天性心臟病而被遺棄,被收養(yǎng)后養(yǎng)父母又早年去世,目前在蘇州經營花店的女性,且已經懷孕2個月。
2015年6月,一個網名“ck小小”的網友在知乎上發(fā)布一篇題為“長期被疾病折磨,結束生命是最好的選擇嗎?”的帖子,稱在讀大學的自己由于患有先天性心臟病幾乎花光了父母所有的積蓄,而最近心臟病手術失敗,想要結束生命。帖子發(fā)布后沒多久,知乎大V“童瑤”即更帖回復,稱自己也有相同的遭遇,并表示愿意提供經濟上的幫助。此后,眾多網友也紛紛表達對該網友的鼓勵以及愿意提供幫助。隨后“ck小小”在感謝“童瑤”的鼓勵后,隨即公布了其支付寶賬號。
此后,眾多網友紛紛獻出愛心,通過支付寶為“ck小小”捐去善款。而童瑤發(fā)帖說已經見到該網友,并表示該網友目前病情穩(wěn)定,在大家的積極鼓勵下情緒很好,也已經獲得6萬元的資助。
事情發(fā)展到這里,廣大網友齊心協(xié)力幫助一個輕生的年輕人重拾對生活的信心,并從此快樂生活的主旋律已經展現在我們眼前。
網友質疑
事件出現逆轉
但就在感動與溫暖的時候,事情出現了逆轉。
2016年1月,一個叫做“匿名用戶”的知乎網友在關注到此事后,自稱無聊之際發(fā)現“ck小小”賬號注冊不久并且只關注了“童瑤”一人,心生好奇便利用“ck小小”注冊賬號時所綁定的郵箱,查到了該郵箱的關聯qq號。
該qq賬號的個人資料中顯示為一位名叫童超的25歲江蘇蘇州男性,而巧合的是“ck小小”所提供支付寶賬號的真實姓名也叫童超,二者名字吻合。此后,“匿名用戶”又在百度貼吧以及某手機論壇進行相關搜索,搜索結果明顯為男性,并且已婚。而此時距離“ck小小”發(fā)布求助信息過去了7個多月,在此期間全無任何音訊。在“匿名用戶”將自己的諸多質疑發(fā)布到網上以后,引來眾多網友的關注,而收到的回應卻是“童瑤”清空了相關微博,公布的支付寶也顯示已注銷,qq號昵稱修改。
這一系列的動作引來更多網友的質疑。而自稱親眼見過“ck小小”的大V“童瑤”,成為了網友開始懷疑的對象。知乎網名為“李biubiu”的擁有9萬多粉絲的大V公開發(fā)布一篇題為《請官方介入調查“童瑤”涉嫌詐騙一事》的文章,并再次確認了涉事支付寶賬號所關聯的qq號及微信號均為一個叫做“童超”的男性,并且“童瑤”的微博已經清空,而且就“童瑤”宣稱自己大學就讀于復旦大學,并于大四作為交換生出國一事,通過復旦大學官網查詢并沒有“童瑤”此人。網友就此向知乎平臺管理層舉報。
在此舉報之后一個小時,知乎官方回應稱,已經收到多個對于“ck小小”及“童瑤”賬號的舉報,而知乎也已經聯系警方,警方反饋知乎作為平臺方,直接報警是無法立案的,因此號召已經進行現金捐贈的網友向知乎官方反饋具體信息。
“童瑤”道歉后刪帖
警方介入
一天后,名為“童超”的知乎網友發(fā)布道歉信,聲稱自己就是“童瑤”本人,并承認自己一手策劃了整個事件,此后得到網友證實。“童超”還宣稱將會把收到的善款退還給捐贈者,及向警方自首。
“童超”在道歉信發(fā)布不久后便將該文刪除,不見蹤影,而且自始至終并未解釋其用于假造女性身份的頭像、照片及視頻從何而來。這不禁讓人懷疑此事除“童超”外是否還有其他人參與其中,而1月17日凌晨,據“匿名用戶”再次爆料,在“童超”通訊錄中發(fā)現名為瑤瑤的聯系人,全名為“趙童瑤”,且與“童瑤”賬號的頭像高度吻合,所在地依然是蘇州。而少數情緒激動的網友更是利用網絡手段侵入了“童超”的郵箱、相冊等,并公布了其諸多個人資料,其中顯示其支付寶賬戶余額已超過18萬。
1月19日晚21時41分,知乎官方發(fā)布最新消息,稱由于知乎總部位于北京,經過協(xié)商,已由知乎官方向北京公安局報案并且已經受理。警方表示已經進入偵查階段,目前知乎官方已經收到來自全國400多位網友的捐款信息,金額超過7萬元,且仍舊有網友發(fā)來捐贈信息。
1月27日,據蘇州市公安局官方微博消息,知乎大V“童瑤”詐捐犯罪嫌疑人童某涉嫌詐騙罪,目前已被蘇州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案件正在進一步審查中。蘇州市公安局請受騙網友與辦案民警聯系。
個人募捐需規(guī)范
如今,案件正在進一步審理,相信會給公眾一個真相。參考之前“安徽利辛女子被狗咬騙捐”以及“8·12塘沽大爆炸微博騙捐事件”中警方的處罰方式,本次騙捐涉案人員也有可能同樣面臨刑事處罰。根據最高法相關司法解釋,詐騙財物價值超過15萬元,屬“數額巨大”,由此對應的犯罪量刑,為“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
但是又一次的網絡騙捐事件發(fā)生,無論是對受害者,還是廣大公眾,都是對其善心的又一次傷害。屢次發(fā)生的網絡騙捐事件,會讓這個本應該幫助公益快速發(fā)展的互聯網渠道成為人人望而卻步的詐騙陷阱代名詞,這無疑是對我國公益慈善事業(yè)的又一次阻礙。
但是回頭想想,騙子固然可恨,但是為什么這次事件會讓眾多網友受騙呢?就網友捐贈金額本身而言并不太大,但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00位的受騙者,而且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加。這其中有三點值得探討:
第一,對“平臺公信力”盲目信任。知乎平臺近些年成為專業(yè)社交平臺,一直致力于分享專業(yè)知識、經驗,以及高質量信息,這讓眾多網友對于平臺內具有較高粉絲量的大V產生連帶信任,認為大V所肯定的是正確的,這也是本次事件中“童瑤”賬號所起到的作用,引導了眾多網友的舉動。
第二,自身警惕意識淡薄。本次事件當中,一個新號“ck小小”僅發(fā)布了一則信息,隨之就是網友眾多的捐贈,這其中除了大V“童瑤”的原因,還有就是網友自身對于此類事件的防范意識不強,首先在信息真實性方面沒有人進行核實,其次支付寶轉賬之后,后續(xù)無人對善款的使用情況進行監(jiān)督,涉案人員接收捐贈7個月時間無任何信息反饋的情況下,大批捐贈網友仍舊沒有產生任何懷疑。
第三,相關法律空白。對于騙捐現象,《人民日報》曾發(fā)表評論稱:《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益事業(yè)捐贈法》并未提及個人網絡募捐,這方面的法律空白亟需填補,《慈善法(草案)》面向公眾公布,且對于公開募捐行為主體資格進行明確,但是如今尚未實施。在法律空白時期,對于公眾的法律宣傳也相對滯后,因而導致此類事件時有發(fā)生。
再者,在本次事件中,由于許多網友成為騙捐受害者,隨即通過網絡手段對“童超”及其親屬進行了“人肉搜索”,其中許多內容均屬于個人隱私,網友此等行為本身屬于違法行為。網友在受害后應該理智選擇合法途徑進行維權。
最后,作為本次事件信息發(fā)布平臺知乎,是否應該承擔相應法律責任也成為了眾多網友議論的話題。根據2014年12月國務院印發(fā)的《關于促進慈善事業(yè)健康發(fā)展的指導意見》,鼓勵、肯定和支持網絡慈善,但同時要求廣播、電視、報刊及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電信運營商要對利用其平臺發(fā)起募捐活動的慈善組織的合法性進行驗證。